欢迎来到找原料网 服务热线: 020-22316867 (9:00-17:00)

找原料

【课程讲义】彩妆防褪色方法的分析研究(一)

彩妆防褪色方法的分析研究


主讲人:熊永攀

 

一、防褪色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

1、防褪色研究的背景

Needs and trends

需求与趋势:





2、研究的目的

研究防褪色的方法,分析各种褪色的机理,找到科学依据,系统性解决化妆品的褪色问题。

 

3、研究的意义

提供安全有效的解决研究方案和防褪色的措施,做安全、美丽、舒适的化妆品。

 

二、颜色稳定性的测试方法

1、八种标准光源D65灯箱测试

 光源说明

D65 国际标准人工日光(Artificial Daylight) 色温:6500K 功率:18W

TL84 欧洲、日本、中国商店光源 色温:4000K 功率:18W

CWF 美国冷白商店光源(Cool White Fluorescent) 色温:4150K 功率:20W

F 家庭酒店用灯、比色参考光源 色温:2700K 功率:40W

UV 紫外灯光源(Ultra-Violet) 波长:365nm 功率:20W

U30 美国暖白商店光源(Warm White Fluorescent) 色温:3000K 功率:20W(30U)

A 美式厨窗射灯、比色参考用灯 色温:2856K 功率:60W

TL83欧洲标准暖白商店光源 (Warm White ) 色温:3000K 功率:18W

 

2、室内日光灯测试

室温、室内光线,自然放置,观察1天、1周、1月、3月、6月、1年、3年变化

 

3、窗户阳光光照测试

a:窗台阳光直射,温度跟随场外环境,观察30M1H4H8H1D1W1M3M

 

b:窗台放置,避光,温度跟随窗外环境,观察30M1H4H8H1D1W1M3M

 

三、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


1、光的基本概念



颜色的纯度:物体对光线的吸收接近某一种波长,则物体的颜色纯度就高。

颜色的亮度:物体吸收可见光后,反射出来的光量多,则物体的颜色亮度就大。

颜色的深浅:物体对可见光的最大吸收波长愈长,则色调愈深,最大吸收波长愈短,则颜色愈浅。

颜色的浓淡:物体的颜色的强度,用颜色的浓淡表示,它是物体吸收一定波长光线的量的多少。

人们把能增加染料吸收波长的效应称为深色效应,把增加染料吸收强度的效应叫浓色效应。反之,把降低吸收波长的效应称为浅色效应,把降低吸收强度的效应叫减色效应。

 

2、吸收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  



 

物体的颜色

当太阳光或其他白光照射在物体上,可以看到几种情况:

无色透明——光线全部透过物体;

物体呈白色——光线全部被物体反射;

物体呈黑色——照射到物体上的光线全部被吸收;

物体呈灰色——各波段的光部分成比例地被物体吸收;

物体呈现一定的颜色——白光中的某一段或某几段光有选择地被物体吸收。

结论:物体的颜色是物体对可见光中某一波长的光选择性吸收后,反射回来的其他波长的光在我们视觉上产生的反应。

 

补色

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起来成为白光,这两种光的颜色称为补色。

一种色的补色可以是单色光,也可以是除去这个颜色光后白光剩余的颜色。

在颜色盘(环)上能很清楚地看到光谱色的补色就是它的对角所表示的颜色。即物体的颜色实际上就是物体吸收光的补色。




3、染料的发色理论

早期发色理论

发色团与助色团理论:有机化合物结构中至少需要有某些不饱和基团存在时才能发色,这些基团称之为发色基团,主要的发色基团有-N=N-=C=C=-N=O-NO2=C=O等。含有发色团的分子称为发色体或色原体。发色团被引入的愈少,颜色愈浅;发色团被引入的愈多,颜色愈深。

主要的发色基团有-N=N-、=C=C=-N=O-NO2=C=O等。

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还应含有助色团。助色团是能加强发色团的发色作用,并增加染料与被染物的结合力的各种基团 。

主要的助色团有-NH2、-NHR-NR2-OH-OR等。

另外磺酸基(-SO3H)、羧基(-COOH)等为特殊的助色团,它们对发色团并无显著影响,但可以使染料具有水溶性和对某些物质具有染色能力。

 

醌构理论 染料之所以有颜色,是因为其分子中有醌结构存在。醌型结构可视为分子的发色团。

 

近代发色理论

物质的颜色主要是由于物质中的电子在可见光作用下发生π→π*(或伴随有n →π*)跃迁的结果。  

   

电磁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。即波动性和微粒性两重性质。

光波的波长λ、频率υ与光速C的关系为:C =υλ    光速C = 3×1017nm/s

光子的能量E与光的频率υ的关系为:E = hυ= hC/λ 普朗克常数h=6.62×10-34 J·s


根据可见光(400~760nm)范围,一个染料分子内部电子跃迁所需的激化能

最高为:E = hC/λ=4.97×10-19 J

最低为:E = hC/λ=2.61×10-19 J

染料在1.57×105 2.99×105 J·mol-1能量范围内产生激化状态的分子才有颜色。


4、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

共轭双键系统与染料颜色的关系

深色效应: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。

浓色效应:染料的吸收强度εmax增大。

染料分子的共轭双键系统中共轭双键越多,为深色效应和浓色效应。

 例如: 




染料分子的同平面性对颜色的影响

在共轭体系中,如果分子的平面结构受到破坏,π电子相互重叠的程度就会降低,这样会影响光的吸收,产生浅色效应。

例如:


如果有机化合物的共轭双键系统被单键隔离,如:—CH2—、—NH—、—NHCO—、—NHCONH—、—SO2—、—S—等基团,将共轭双键系统分为两个部分,从而使共轭双键系统变短,而且由于围绕单键的旋转引起分子平面结构的破坏,将导致浅色效应。

共轭双键系统被—NHCONH—隔离,染料的双键数目虽多,但分子共轭双键系统中断,染料为浅色。例如:


共轭双键系统上极性基团对染料的颜色的影响

如果在染料共轭双键系统上引入—NO2、—NO、—N=N—、=C=O、—CN等具有吸电子性的发色团或引入—OH、—OR、—NHR、—NR2、—NH2等具有给电子性的助色团,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,即深色效应;而且染料的吸收强度也增大,即浓色效应。若在染料共轭双键系统上同时引入吸电子基和供电子基,则效应更明显。

例如:



更多课程讲义干货内容

请关注找原料网微讯

菜单“微课堂”>“课程资料”

可免费下载微课课件等技术资料哦!

最新头条